客家娘酒后期發(fā)酵要完全密封嗎? ?
是的 將蒸熟的米起鍋攤開晾涼;加入酒曲:在糯米內(nèi)拌入酒曲,據(jù)說這種酒曲演變自畬族,由一二十種藥材配制而成,相當于天然菌類; 發(fā)酵:將拌好酒曲的糯米放入陶器壇中發(fā)酵,大約24小時后,壇內(nèi)溫度自然上升,淀粉開始轉(zhuǎn)化為糖份,冬天則用棉被或者稻草包裹壇子保溫。自然發(fā)酵七日左右后轉(zhuǎn)入大缸中,封好口放置兩三個月。(其實發(fā)酵兩周左右就可以取酒,但為了讓糖份更好轉(zhuǎn)化為酒精,保存稍久酒質(zhì)會更好。) 取酒:壓榨酒糟,分離汁和酒糟,把酒汁盛入壇中,用碗蓋住,再用另一個碗反扣,以防雜物落入。 炙烤:在壇子四周圍上谷糠或者稻草,陰火炙烤一天,把酒煮沸,既滅菌又讓酒的口感更醇香。 封壇飲用:自然冷卻,放置一周后,淘汰沉淀物,封好酒壇放置,待隨時飲用。
客家娘酒可以帶上高鐵嗎?
可以,但必須是密封的瓶裝酒,具體規(guī)定如下: 乘坐火車的旅客不能攜帶散裝白酒乘車,旅客只能攜帶封閉好的瓶裝白酒,并且攜帶的數(shù)量上限為六瓶裝的一箱,但是白酒的度數(shù)如果高于50度,旅客只能攜帶兩瓶乘車。
如何釀制客家娘酒?
先把糯米像蒸飯一樣把它蒸熟—等待冷卻—將冷卻的糯米飯放入水缸中,往水缸加適量白酒后密封(客家人一般用廢棄的棉被密封水缸)—等待發(fā)酵(1個月左右)—取出發(fā)酵的酒水,放到桶般大小的酒缸中,然后把酒缸擺好(一般是擺在田里),四周圍灑上谷殼,點燃,待酒煮沸后往酒中加入紅曲調(diào)色增香—客家娘酒制作即完成,最后把酒密封保存,供日后飲用。大概就是這樣,一般不同人制作的娘酒口味都不一樣,不過都大同小異,甜甜的微香的味道
客家娘酒可煮魚嗎?
客家燜豬腳。豬腳洗干凈,花生一小碗,去皮,大蒜一大把,去皮,一起下鍋,加適量鹽,醋,客家娘酒,一大碗,壓力鍋二十分鐘就可以吃了。不用加水,因為娘酒本身有點甜,也不用加糖。要是沒有娘酒,可用紹興黃酒替代,只是沒那么香,另外需加少許的糖。開蓋如果水未干,加煮至水干,這樣比較香。豬腳選用前腳,肉比較多。后腳適合煲湯。
做客家娘酒幾個小時能發(fā)酵?
客家娘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酒種之一,它以糯米為原料,首先將糯米去殼留皮(俗稱糙米)煮熟成糯米飯后用簸箕散熱放涼,用特制酒母(俗稱酒餅)均勻地灑在米飯上混合,裝入瓦埕中20天左右進行糖化發(fā)酵。 再將糖化發(fā)酵的酒娘過濾出來裝入瓦埕中,這時將瓦埕四周圍上稻草、谷殼,點燃稻草、谷殼進行炙酒(也稱火焙),再用布包裝入紅曲放進瓦埕,待瓦埕里的酒滾開一段時間后,約2個小時后可熄火,放涼,最后用草紙將口封回即可。
娘酒是什么酒?
娘酒是漢族客家人用糯米釀造的一種酒,屬于黃酒。 客家娘酒主要原料是糯米,以天然微生物純酒曲發(fā)酵而成,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劑,是純天然綠色飲品,可以直接飲用,也可與雞等一起煲。有活氣養(yǎng)血、活絡通經(jīng)、補血生血以及潤肺之功效。由于客家娘酒富含葡萄糖,故糖尿病患者不宜飲用。